不上镜是因为丑吗(心理学家解释你不上镜的原因)
时间: 2024-11-09 10:08:29
人类非常喜欢照镜子,这一行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容貌和形象,
对保持个人形象的整洁和美观十分重要,
其次,照镜子还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比如检查牙齿是否干净,
皮肤是否健康等等,照镜子还能增强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在照镜子过程里,我们会关注到自己的形象和外表,从而对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信大家在照镜子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自己的长相还不错,
每一个角度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可一旦这张脸进入到镜头里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最大的变化便是颜值的下降。
心理学家指出,你比镜子中的自己至少丑30%,难不成我们真的会在照镜子的过程中为自己的颜值加上一层滤镜?
你比镜子中的自己至少丑30%,心理学家解释你不上镜的原因。
冻脸效应
心理学界认为人们在照镜子的时候觉得自己长得好看,
而拍摄照片却觉得不上镜可以用冻脸效应来解释。
这一效应指的是在静止状态下人的面部表情和特征较难被准确的捕捉和表现出来,
相比之下,在动态状态下,比如交谈微笑等行为中面部表情和特征,将会更加生动活泼。
也更容易被人们感知和欣赏,当人们在照镜子的时候,由于在不停的变换姿势和角度,
面部表情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大家会觉得自己长得不错,
可当这个人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时,由于照片是静态的,
不容易表现出动态状态中的生动形象和变化,因此会出现不上镜的现象。
在拍照的时候相机的焦距和光线也会对人的五官立体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也是身材偏胖的人在照片中更容易显胖的原因,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
女明星们通常非常注重维持苗条的身材。
当然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相机参数和灯光设置尽量还原出被拍摄者的真实样貌,
但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专业的摄影技巧,所以可能会出现不上镜的情况。
一个人的真实长相并不仅限于他在镜子中所看到的或是在照片中所呈现出的效果,
而是介于这两者中间的,虽然不上镜的人不一定看起来像镜子里那么美,
但也绝不像照片中那么丑,我们应该以客观和真实的标准来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外貌。
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列出了一个公式,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展现出的全部信息,
实际上包括三部分7%的语言信息,38%的声音信息和55%的肢体语言信息。
尽管这个公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学术界和网络上都存在争议,
但他所强调的重要信息却毋庸置疑,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比通过照片进行交流,
更能展现一个人的气质和魅力,毕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展示的信息,
除了语言信息之外,还包括声音和肢体语言信息它更加丰富以及多样化。
如果我们想吸引别人或展现魅力,最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指,的是人们在评价某个人或物品时,
会受到该人或物品某些显著优点的影响,
从而对整体产生过高的评价,这种效应可以类比为爱屋及乌的现象。
虽然在提到光环效应时,通常指的是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出现这种现象,但是也可以将其应用于自身的外貌评价。
在照镜子的时候,由于自己对自己对自己的外貌有着很强的期望和认知偏差,
所以很容易出现过高的自我评价及美化自己的长相,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光环效应。
除此之外,照镜子的时候我们会自动的美化颜值,为我们的面部打光,
而在相机中并不存在补光这一环节,所以面对着太过于真实的样子时我们会产生心理落差。
左脸效应
科学作家山姆基恩提出的左脸效应,指出大脑控制情绪的那半张脸为左脸。
绝大多数人的左脸都比右脸更丰富也更好看,大家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照镜子时的场景,看看你最先露出的是哪一半侧脸。
总而言之,镜子和照片都不能完全展现出我们的真实相貌,
如果想知道你在别人眼中究竟长着什么样子,不妨再照镜子的时候镜子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在自然的光线下观察镜子中的自己。